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校“三个三”发展战略部署,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处推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工作坊。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需求,通过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轮流承办的形式,着力打造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共同体。第二期活动由创新创业学院承办。
4月15日上午,创新创业学院举办“智慧融合 创变未来—AI赋能就业创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”教学工作坊,特邀学校电气信息学院教授徐忠原进行实践授课,创新创业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研讨。
徐忠原以创新创业教学场景为切入点,通过整合Deepseek与腾讯元宝、秘塔搜索、豆包等AI工具,系统演示了智能课件生成等教学应用。
1.AI技术助力教学创新,开启就业创业教育新范式
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福表示,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,此次工作坊的推进恰逢教育变革的关键节点。期间,与会教师通过徐教授的讲解与案例剖析,深入探讨了AI在就业创业教学中的实践路径:依托行业趋势动态分析、创业案例库资源整合及个性化学习指导三大功能模块,构建精准化教学支持体系。
2.教师教学能力的AI赋能提升
徐忠原表示,教师需要掌握AI工具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应用,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。例如,运用AI智能课件工具可快速生成包含图表、动画、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高质量课件,在强化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的同时,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。
3.就业创业教育的AI赋能转型
通过现场演示,徐忠原展现了AI技术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重构:AI技术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、专业技能、兴趣爱好、职业倾向等多维度数据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方案。通过对海量企业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数据的分析,AI可为学生精准匹配适合的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,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精准度和成功率。同时,AI还可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建议,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,提前做好职业知识储备。
本次工作坊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,也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。未来,创新创业学院将持续探索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,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,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。
来源:创新创业学院、教师教学发展处
初审:李睿
复审:袁艺
终审:李英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