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赋能·智教未来丨长春建筑学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(第三期)

发布者: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4-19浏览次数:11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学校“三个三”发展战略部署,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处推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工作坊。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需求,通过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轮流承办的形式,着力打造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共同体。第三期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。

4月15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“DeepSeek+AI工具在高校思政领域中的应用”教学工作坊。活动特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苏顺亭授课,全院教师参与学习研讨。

本次工作坊聚焦DeepSeek+AI工具在思政领域的科研、教学、办公三大核心场景,深度体验DeepSeek+腾讯元宝/Kimi/文心一言/豆包等AI工具,现场生成教学案例、智能分析学习数据,参训教师实操演练,解锁“智能助教”新技能。

1.科研智变:课题申报到论文写作的全流程升级

苏顺亭以搜索引擎为切入点,展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和AI工具挖掘科研热点,进行智能选题;如何1分钟生成文献综述框架,进行文献处理;如何进行论文优化;如何使数据可视化。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为例,现场演示了AI工具在思政研究中的具体实操应用。

2.教学革命:从备课到评价的智慧闭环

苏顺亭通过综合应用DeepSeek和腾讯元宝、Kimi、文心一言、豆包等AI工具从教学准备、教学设计、教学实施、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展示,并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演示了如何生成教学案例及测试题。同时,苏顺亭还演示了如何借助AI工具分析学习通平台数据,自动生成图表及思维导图,辅助教师精准评估教学成效。

3.办公进化:提高工作效率的秘籍

苏顺亭系统讲解了如何利用豆包等AI工具进行公文写作、文档排版、生成会议纪要、信息收集统计及舆情监测,为教师高效率完成日常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。

在现场演练环节,参训教师围绕“多平台协同应用”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通过实时生成《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化进程》教学案例、模拟课题申报等沉浸式体验,教师们真切感受到“智能助教”带来的效率革命。

此次工作坊不仅为教师解锁了AI工具的操作技能,更引发了关于“智能时代思政教育创新路径”的深度思考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将把AI技术转化为精准学情分析的“数据雷达”、科研创新的“加速器”、工作效能的“倍增器”,通过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,开创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新局面。


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、教师教学发展处

初审:李睿

复审:袁艺

终审:李英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