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端午,
必然要吃上一口粽子,
长建的学子来自于全国各地,
所以口味也大不相同。
有的喜好甜而软糯的甜粽,
有的热衷于滋味十足的咸粽,
这些口味纷繁、南北不一的粽子,
你最喜好哪一款?
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美味粽子
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口味吧!
甜粽——蜜枣粽
蜜枣粽,东北特色粽子之一。原料非常简单,若干糯米配上几颗蜜枣,便构成了一种美味。一片片粽叶碧绿而闪亮,一粒粒糯米洁白而饱满,一颗颗小枣鲜红而香甜,碧绿包裹着洁白与鲜红成就了一个俏丽的粽。每一口都是清爽和甜蜜。
——管理学院 造价2205班王方彤
甜粽——豆沙粽
豆沙粽绝对是粽子中的经典了,主要材料是糯米和豆沙馅。作为喜欢吃甜粽子的东北人肯定都吃过豆沙粽,口感香甜软糯,一口咬下去还带有豆沙的甜味,喜欢吃甜一点的还可以蘸些白糖,味道更加美味。
——建筑与规划学院 园林2001班冷杰
甜粽——紫薯粽
广西在饮食上素有“香在八桂”之称。而在此刻,若论粽子的口味可是千人千味,鲜肉粽是万人迷,板栗,绿豆粽等紧随其后,而我介绍的是鲜为人知的紫薯粽。紫薯配糯米,新鲜的芦苇叶加以辅助,早晨的微阳刚刚好,拿起粽子,紫薯糯米的高级配色,带着芦苇叶的清香,轻咬一口,糯米的糯,紫薯的甜,让人的一天精神都是富足甜美的。
——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产品设计2202班覃小娟
甜粽——黄米粽
这个口味清淡却又不失谷物香的东北传统粽子,朴素、好吃又像东北人一样实实在在,它的原料十分朴素,只有红枣、粽叶、糯米(大黄米),做法也十分简便,首先糯米或大黄米提前浸泡一天,中途换几次水,粽子叶、大枣提前用清水泡软,然后就可以包粽子啦。
——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2206班王浩然
甜粽——白粽
白粽,四川特色粽子之一。由糯米制作而成,没有其他调料的沾染,散发着粽叶的清香。它能满足两种人的口味需求:一是不喜欢甜粽的人,可以剥开粽叶皮,直接品尝;二是喜欢甜粽的人,可以蘸白砂糖享用。这样一款甜度由自己决定的粽子,难道你不想尝一尝吗?
——公共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2208班谢琪
咸粽——牛肉粽、青稞粽
青海的粽子以牛肉粽和青稞粽为主要特色。牛肉粽使用牛肉和大米制成馅料,外层包裹着粘米粉皮。青稞粽则使用青稞面粉制成外皮,馅料包括牛肉、糯米、豆腐花等食材。此外,青海的藏族地区还有一种叫“达巴粽”的特色粽子,它以黑蒜、牛肉、糯米为主料,口感香甜可口。
——电气信息学院 电子2102班范钧涵
咸粽——云腿粽
云腿(乃云南火腿的简称),以大理石般的肉脂分布及鲜艳色泽出名。得益云南海拔、光照、温度及湿度的优势,腌制发酵而出的云腿称得上是火腿中的佼佼者。
火腿的口感紧致,鲜润多汁,软糯的糯米中加入了火腿,味道更加浓郁,对喜爱火腿的朋友来说,再也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火腿吃法了。
——管理学院 商2202班金演
咸粽——嘉兴鲜肉粽
嘉兴鲜肉粽,在嘉兴粽子里,乃至整个粽子界都能称为“经典”了。鲜肉粽,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,粽子煮熟后,肥肉的油渗入米内,入口肥而不腻。精致的做法是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叶经煎熬取汁用来制作粽子,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,回味甘甜,去腻消食,入口润滑细嫩,柔软粘稠,齿颊留香,营养丰富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。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、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、煮茶饭、煮茶粥的传统习惯。
——城建学院 水2202班吴才威
咸粽——腊肉粽
腊肉豌豆粽,四川人独爱的一款肉粽。用腊肉糯米豌豆等其他配料做成,粽子煮熟后打开来油滋滋的,但吃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受到油腻。对于四川人来说,这里有过年时的传统味道“四川腊肉”,再加上现剥的豌豆。肉香、豆香、糯米香融在一起。早餐吃一个,让人不要太满足。
——电气信息学院 电子2202班刘涛
咸粽——烧肉粽
烧肉粽是闽南的传统风味小吃,其选料讲究,配料多样,制作精细,历史悠久,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。
烧肉粽常以香菇、虾仁、干贝、咸蛋黄(鹌鹑蛋)、莲子、红豆、五花肉、牡蛎干、糯米为原料。(作为沿海地区,不乏出现有“豪华大肉粽”,例如在原有“大满贯”的基础上再加入鲍鱼、鱿鱼等海鲜)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,浇上卤汤、葱头油,放在锅里炒至又干又松的三分熟,再与煸炒好的干贝、虾仁、红烧五花肉等备料搅拌均匀,用粽叶包裹煮熟。
烧肉粽的发展,特点在于一个“烧”字,也就是非趁“烧”吃不可。煮好后拨开棕衣,粽子色泽红黄闪亮,香喷喷的气味马上沁入食客的五脏六腑。食用时配上沙茶酱、蒜蓉、甜辣酱等调料,更是油润不腻,绝味妙香。
——健康产业学院 护理2201班戴静涵
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。以围绕才华横溢、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,传播至华夏各地,屈原之名人尽皆知,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,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
无论“甜派”还是“咸派”,吃粽子都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。除了吃粽子外,还有赛龙舟、插艾草、栓五色丝线、佩香囊等习俗……
其他习俗
赛龙舟——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,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
插艾草——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楣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栓五色丝线——
中国古代崇敬五色,以五色为吉祥色。因而,节日清晨,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脚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线。戴五色丝线时,禁忌儿童开口说话。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,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,抛到河里。据说,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;扔到河里,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、疾病冲走,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。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,带走瘟疫和疾病。
佩香囊——
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(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)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小巧可爱。
一片粽叶裹上缕缕情思,
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盼,
一团糯米捎上纯真友情,
一颗红枣带上切切牵挂,
祝长春建筑学院的全体老师和同学
事事如意,端午安康!
撰稿:学生新闻中心 编辑:石竹